千千小说网 >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

作者:左木茶茶君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千千小说网 www.qqxs.me,最快更新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

    第四十二章

    可他们舀水的速度哪里比得上老天爷下雨的速度, 到最后忙到天亮,每个人冷得脸发白不说, 屋里的水都快到小腿了。

    杨老婆子盘腿坐在堂屋桌上, 指挥着大伙儿继续干,杨继东胳膊都抬不起来,沈凤仙几人更是冷得发抖。

    “我、我不行了。”

    刘香莲缩在长凳上站着, 嘴皮发青道。

    “不能停下!”

    杨老婆子指着漏雨的地方, 以及屋子里不断上升的水位,“不然我们的家就毁了!”

    何明秀打了几个大大的喷嚏, 她都感觉不到冷了, 杨继南见她不对劲儿, 上前摸了摸她的额头, 忙对杨老婆子和杨老汉道, “娘, 您带着大嫂他们先去大娘家避避雨喝点热水散散寒气,不然这么下去会出事的!”

    沈凤仙双手环臂,她头发都打湿了, 闻言连忙点头。

    “老婆子, 你带着老大媳妇她们过去吧, ”杨老汉此时也不好过, 不只是冷, 还有心急。

    杨老婆子略微迟疑了一下,最后点了头, 杨继东上前背着她, 后面跟着沈凤仙三人, 快速来到杨继康家。

    “快快快,去换衣服, ”杨大奶奶和康嫂已经烧好热水,让她们换了衣服后把脚泡一泡,也能驱寒。

    “继东,”见杨继康披上蓑衣要去他们家帮忙,杨老婆子叫住喝热水的杨继东,“把老三他们叫上,家里都成啥样了,还睡得那么踏实!”

    康嫂闻言嘴角一抽,杨继东也觉得老三两口子住在二娘家确实舒服,于是过去找人,结果杨继西和杨二爷爷不在家。

    原来见雨这么大,吃过饭的杨二爷爷也担心着队里那头老牛,一定要过去看看。

    雨这么大,杨继西也不放心杨二爷爷一个人过去,于是便跟着一道去了。

    而见杨继东看向孙桂芳的杨二奶奶,也不让孙桂芳跟过来干活。

    “我可瞧见你娘和你媳妇儿弟妹她们去你大娘家了,怎么,就你媳妇儿不能干活,非要拉着桂芳?”

    杨二奶奶骂道。

    杨继东自然是骂不过她,也不敢骂的,埋着头就走了,杨老汉在那边叫他名,杨继东也没进杨大奶奶家说老三两口子的事,直接回家帮忙了。

    杨大爷爷倒是一副热心肠想要去帮忙,被杨大奶奶骂道,“你可别去掺和了!但凡你年轻二十岁,我都不会拦着你。”

    “哎哟,我心里着急啊。”

    杨大爷爷站在堂屋门口焦急地看向那边道。

    康嫂已经在火房起了火,让换好衣服的杨老婆子她们能取取暖,把头发烤干。

    何明秀此时昏昏沉沉的,却在没多久听见杨老婆子叫自己去那边帮忙。

    她抬起头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无力道,“娘,我发热了。”

    “怎么发热了?”

    杨老婆子一脸不信,伸手过去一摸,哟,还真烧得厉害。

    她也不使唤对方了,“那你在这靠着歇会儿,这在你大娘他们家,也不方便麻烦人家,等回家后再好好睡。”

    何明秀只觉得喉咙痒得厉害,接着便咳嗽起来,坐在她旁边的沈凤仙难掩嫌弃之色,往另外一边移了移。

    “大嫂怕什么?”

    何明秀只是发烧了,又不是瞎了,她冷冷地看了眼沈凤仙。

    沈凤仙抱着蹭过来的毛蛋,干笑道,“我也是怕传给毛蛋了。”

    “老大媳妇儿坐这边来,”杨老婆子闻言立马让刘香莲和沈凤仙换位置,刘香莲也感觉自己难受得很,于是她纹丝不动。

    “娘,别折腾了,让我们好好歇歇吧,您倒是一直坐在桌子上指着我们干活,我们可在踩着水好几个小时呢。”

    刘香莲心里窝着火,早就想发了,这会儿又被叫着让位置,自然不高兴。

    结果杨老婆子听到这话,忽地站起身,抹了一把眼泪就闷声往家那边走去,杨大奶奶刚准备让她们喝点粥填填肚子,结果就见杨老婆子这幅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一时间愣在原地,硬是看着对方走回家了。

    “哎哎哎!三弟妹你回来啊!”

    杨大奶奶回过神后赶忙追上去。

    杨大爷爷见她没打伞又没有蓑衣,便撑起伞跟在杨大奶奶身后,也叫着杨老婆子。

    这边忙得不行却没有办法挽救不断进屋雨水后,杨继康就指着房顶,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漏雨的地方拾掇一下,偏偏杨继东几人都说胳膊没力气了,怕上去出事,纷纷盯着杨继康,杨继康一脸无语,“你们让我上去?”

    “继康能帮忙是最好的了,我们忙了好几个小时,又冷又饿,没力气了,”杨老汉气喘吁吁地坐在凳子上,也顾不得身上和凳子上湿不湿了。

    杨继康刚要拒绝,就见杨老婆子回来了,后面是打着伞满脸担心的爹娘。

    “老婆子,你怎么回来了?”

    杨老汉一愣,见杨老婆子浑身湿漉漉的,还踩着水进了堂屋,他厉声道,“谁让你过来的!”

    “我不过来怎么办,”杨老婆子哭道,“老四媳妇嫌弃我没帮什么忙,我还能在那边待着吗?你们想让人上房?我去吧,我年轻的时候也不是没上过房。”

    说着,就要去拿木梯,杨老汉一把拉住她,指着茫然的杨继北厉声道,“把你娘背回去!”

    而杨老婆子身体晃了晃,扶着头一副不舒服的样子,杨继东和杨老汉赶紧扶住她,见杨继北还傻乎乎地站在那,杨老汉直接踢了他一脚,没有防备的杨继北一屁股坐在水里,整个人都冷透了。

    “我来背,”杨继南见他也冷傻了,咬牙把杨老婆子背过去,杨大爷爷他们紧跟其后。

    而刘香莲她们看着杨老婆子出去时,就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刘香莲长长地叹了口气,旁边的沈凤仙还说她气娘做什么。

    刘香莲直接缩在一旁,并不理会她,听见那边传来杨老汉的训斥声,刘香莲便捂住了耳朵。

    “四弟妹,你们消停点吧,”杨继南把杨老婆子放下后,看着沉默的刘香莲忍不住说了一句,刘香莲捂着耳朵没动。

    杨继南又摸了摸何明秀的头,发现十分烫后,赶紧请杨大奶奶帮忙照看一番。

    “二哥!爹叫你上房去。”

    杨继北的声音又从外面传来。

    杨继南再着急也没办法,先把屋子搞定再说吧。

    反正最后杨继康就是不上房,杨老汉也不好一直揪着他不放,便让杨继南上房拾掇。

    “瞧瞧,一团乱,之前继西弄房顶的时候,他们还说继西没事儿干,现在他们好了吧,多的事儿都出来了!”

    杨二奶奶站在堂屋门口隔着雨幕往那边看了看,摇头道。

    “二娘您进来吧,站在门口小心被风雨吹着了。”

    孙桂芳担心道。

    杨二奶奶又看了看,这才进屋,“继西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去了有些时候了吧?”

    孙桂芳看了看手表,“出去快一个小时了。”

    正说着呢,就见院门推开,杨二爷爷和杨继西先后进来了。

    见院子里的水顺着墙角下的那几个排水孔不断窜出去,杨二爷爷一边脱下蓑衣,一边感叹道,“幸好我建房的时候多搞了几个孔,不然这院子里的积水怕是不少。”

    又见那边房顶上好像有人,于是仔细看了看,“哎哟,这是怎么了?”

    雨太大,说话不大声点都听不见,早上他们压根没注意杨老婆子那边,吃了饭就出去了,他满心都是生产队的那头牛。

    杨继西听了杨二奶奶说的话后,让杨二爷爷别过去,也不脱身上的蓑衣了,过去帮忙。

    见他这会儿才来,杨老汉和杨继东他们的脸色都不好看,杨继西也没解释,跟着杨继康忙一点小活儿。

    结果后来杨老汉让他上房,他不上去,就骂他不顾家什么什么的,杨继西可不吃他这一套,转身就离开了。

    气得杨老汉对着他的背影破口大骂,杨继康闻言为杨继西说了几句话,“他一早就和二爷出去了,这才回来就过来帮忙没有偷懒的意思。”

    杨老汉却连带着侄儿一起骂了。

    杨继康可不是他家的娃,也不受这个气,直接走人。

    一直折腾到中午,杨老汉等人才把家里的积水全部弄出去,可家里也湿答答的,脏得不行。

    于是便想在堂屋生火烤烤,可地上那么湿,折腾了半个小时才起了火。

    杨大爷爷他们得知杨继康被骂了后,杨大奶奶也不准备叫他们吃午饭了,一见杨老汉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过来想蹭吃蹭喝,张口就让他们把杨老婆子还有几个媳妇儿叫走。

    “我儿子来帮你们不是应该的,他是我儿子!你们先是想让他冒着大雨上房,接着又骂他,怎么,老三你现在不得了啊,你大哥爱做大哥的样子帮着你,我可不是你大哥!”

    杨大奶奶极少生气,可生气的时候,却和杨二奶奶差不多。

    把杨老汉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接着将杨老婆子几人直接赶出去,堂屋门在他们眼前狠狠地关上,里面还有杨大奶奶骂杨大爷爷的声音,不用听都知道是骂给他们听的。

    “人家早在分家的时候就不想认你这个大哥了,你偏偏什么都往前凑!你看我们又是生火又是热水稀饭地伺候着,人家也觉得没做好,他们这么对待我的继康,我给个屁的好脸色我!”

    杨老汉和杨老婆子脸色铁青地站在门口。

    最后还是杨继南背着何明秀带着大花先一步回家。

    他们房间里漏雨的地方是在房门那,床这边倒是没受多大影响,帮何明秀换了衣服后,让大花看着点何明秀,杨继西先去堂屋问杨老婆子要钱给何明秀买药。

    杨老婆子说没钱,让何明秀多喝点热水就没事儿了。

    杨老汉一言不发,沈凤仙拉着刘香莲去做饭了,杨继东和杨继北这会儿换好衣服围着火取暖。

    杨继南看了看这个,再看了看按个,最后却笑了笑,“真是我的好爹娘,好兄弟们。”

    闻言,杨老汉看过去,结果只看见杨继南的背影。

    也不打伞了,直接走进雨中往杨二奶奶去。

    反正他上房时身上已经湿透了,不在乎再被淋一次。

    这边杨继西一回来就被杨二奶奶和孙桂芳看着喝下一碗姜汤。

    这味道真的怪。

    杨继西脸皱皱地放下碗,“你们怎么搞这个东西?”

    “这东西可以驱寒了,好东西呢,待会儿吃了饭再来一碗。”

    杨二奶奶笑眯眯地说道。

    杨二爷爷摸了摸肚子,“别担心,我和你一起喝的。”

    他比杨继西早喝,这会儿嘴里都是姜味儿。

    杨二奶奶和孙桂芳去做饭了,今儿中午做的是丝瓜炒鸡蛋,把青椒烧过以后,再放点盐搅拌搅拌就是一道简单下饭的烧辣椒,昨儿没吃完的南瓜切成大块烧了汤,菜不多,但是量大,刚端上桌,就见杨继南过来了。

    “怎么不打把伞?”

    杨二爷爷微微皱眉道。

    杨大奶奶骂他们的时候,几人都在堂屋里,堂屋门半掩着,外面又是暴雨,只知道那边在争吵什么,可雨太大,他们也没出去看,不知道什么情况。

    杨继南笑了笑说没事,然后掏出湿答答的五毛钱放在桌上,“我想请二娘和三弟妹帮忙照看一下明秀和大花,我去镇上给明秀买药,她发烧了。”

    在杨继西从那边回来时,就听孙桂芳说了,杨老汉他们昨儿半夜就开始漏雨,一直忙到天亮,却一点不见成效,众人吃了不少苦,这会听见何明秀发烧,也没有多意外。

    “买退烧药?”

    杨二奶奶没先应他,反而问道。

    “是,”杨继南点头。

    “不用去镇上买,”杨二爷爷起身道,“上次继西发烧,我们心里不踏实,所以向陈大夫买了点退烧药放着,你拿一包回去给你媳妇儿吃下看看。”

    杨继南直接跪下地上磕了个头,把他们吓一跳。

    “二哥?”

    “老二你这是做什么?继西扶他起来。”杨二奶奶避开道。

    杨继西一把将杨继南拉起来,杨继南眼睛微红,“这钱你们一定要收下,不然药我不拿。”

    “你这孩子,”杨二奶奶示意杨二爷爷去拿药,接着对杨继南道,“要不了这么多钱,一颗退烧药两毛,现在比起往年日子好过多了,这退烧药也没有那么稀奇,价钱当然也没那么贵了。”

    杨继南却不要剩下的钱,而是想向杨二奶奶买点鸡蛋回去。

    “我刚好还有十个鸡蛋,算你三分一个,”杨二奶奶让孙桂芳去拿布兜装蛋,“我也不给你篮子装,惹人眼。”

    这鸡蛋肯定是给何明秀或者大花吃的,杨二奶奶为他想了几分。

    杨继南又连声感谢,见孙桂芳很自然地进屋捡了鸡蛋出来,杨继南又看向杨继西,杨继西疑惑回望。

    “没事。”

    杨继南笑了笑,有些事他心里明白就行了,没必要问。

    不过老三现在的日子确实好了,有盼头。

    药拿到了杨继南把布兜藏在怀里,躬着身体离开了。

    “二哥回来了。”

    被杨老汉叫到堂屋门口看情况的杨继北见他回来,赶紧走进堂屋道。

    结果杨继南直接越过堂屋回到房间,先让大花闭上眼,接着他把鸡蛋藏好,到底怕小孩子说漏嘴,能瞒着就瞒着。

    他换了衣服,开门就去灶房,见锅里烧着汤,他就看旁边有没有烧开水。

    “水在堂屋那边,”刘香莲忍着头疼说了一句。

    “二弟妹还不舒服啊?”

    沈凤仙问道。

    杨继南理都不理她,直接拿了空碗去堂屋,见桌上确实放着搪瓷杯,里面的水还冒着热气,他倒了一点在碗里。

    接着回房给何明秀喂了药,午饭他带着大花出去吃了,还给何明秀用汤泡着杂粮饭端进屋,让何明秀起来吃了点。

    摸着何明秀没那么烫的额头,他有些高兴,“没事儿了。”

    何明秀知道他去向二娘买了药,此时也努力让自己多吃点,早点好起来才能让他和大花安心。

    “大花,你娘好些了吗?”

    这边饭桌上,沈凤仙问大花。

    大花摇头,眼睛一下就红了,“她身上好烫的。”

    杨老婆子看了眼不怎么吃东西的刘香莲,想着已经病了一个了,可别再病一个。

    结果刘香莲直接对她说道,“娘,我发热了,能给点钱让老四去给我买药回来吗?”

    杨老婆子:.....怕什么来什么。

    可杨继南要钱的时候,她就说没钱了,现在当然也说没钱。

    “没事儿,去陈大夫那买药,能赊账,”早就料到她会这么说的刘香莲说道。

    杨老婆子:.....

    “赊账啊....”

    沈凤仙看了看公公,又看了看婆婆,嘀咕了一声就被杨继东瞪了一眼。

    杨继北见刘香莲的脸越来越红,一摸果然身上烫得很,于是便让刘香莲回房躺着,他去买药。

    到底是自己媳妇儿,他还是疼着的。

    “那就赊吧,你问问你二哥要不要买,一起赊了,”杨老婆子道,“我就不用了,反正我年纪也这么大,熬一熬就好了。”

    杨继东等人:.....

    “那我多买点,我看大家都喝点比较好,”杨继北扯着嘴角道,这话得到沈凤仙的大力赞同。

    “我也觉得后脑勺疼得厉害,”沈凤仙道。

    于是在杨老婆子越发难看的脸色下,杨继北准备赊一家人的药,让大花去问杨继南,杨继南一听家里人都要,他便对大花说,“要三份,我们三都要。”

    于是大花回堂屋跟杨继北说了。

    杨继北穿上蓑衣直接出了门。

    杨大奶奶下午到杨二奶奶家串门,一进门就把杨老汉骂了个遍,她生养了那么多孩子,活下来的就一儿一女,自己疼爱还来不及呢,被杨老汉那么折腾,她自然是生气的,而且不会原谅。

    “以往我只觉得老三两口子越发对儿子、儿媳妇有些过分,没想到他们现在越活越回去了,桂芳啊,你和继西可别回去,回去就没好日子过我跟你说。”

    杨大奶奶显得格外激动,拉着孙桂芳的手一再叮嘱他们别在那边。

    杨二奶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就你骂了?大哥呢?”

    “他?”

    杨大奶奶一瘪嘴,“儿女哪有他亲弟弟重要,不过我连着他一起骂了,现在和乌龟一样缩在家里,没再说一句过去帮忙的话。”

    这点杨大奶奶十分满意。

    “干得好,”杨二奶奶竖起大拇指,“我看老三他们短时间不会往你们跟前凑了。”

    “我也是撕破脸了,”杨大奶奶还是很生气,“谁的儿子谁疼,他两儿子多疼不过来,我的继康可不是。”

    杨继康打着伞刚进屋,就听见她这话,“娘,别说这些了,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石头妈说她给石头做的布鞋有一只不知道在哪儿,问您是不是一起收拾进屋了。”

    “哎哟,我好像是,我回去看看。”

    杨大奶奶打着伞又回去了。

    杨继西从房里出来,便见杨继康坐在一旁和杨二爷爷说话,于是打了声招呼坐在孙桂芳旁边。

    “没事儿吧?”

    孙桂芳问他。

    吃了午饭后,杨继西就去睡了。

    “没事儿,听着雨声就想睡觉,”结果杨大奶奶来叽里呱啦一堆,直接让他没了睡意,又听见杨继康的声音,便起来了。

    “大舅他们今儿应该回不来,”看着院子里依旧很大的雨,杨继西道。

    “肯定的嘛,”杨二奶奶点头,“不过你们大舅的幺女就在嫁在那边,他们昨晚肯定住那,不用担心。”

    没多久,石头和康嫂一起过来了,康嫂这两天瞧着脸色红润了许多,石头有些焉巴巴的。

    “怎么了石头?”

    孙桂芳问道。

    “本来想今儿去摸鱼的,结果老天爷不给脸,下这么大的雨,他正烦呢。”

    康嫂笑道。

    “石头,过来我们下五子棋。”

    杨继西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圆润好看的白石头,大小都差不多,这是杨二奶奶见他和杨二爷爷没事儿就玩五子棋,于是特意去河边捡回来的。

    石头来了精神,与杨继西面对面坐着,就着地上用木棍划拉出来的格子就要开始。

    “等等,”杨继康按住石头想要落下石子的手,“你输一把就从一数到一百,再输一把就再加五百个数,以此类推。”

    “那三堂叔输了呢?”

    石头梗着脖子道,他下五子棋可比杨继康厉害。

    “我输了啊,”杨继西摸了摸下巴,“那输一把给你一分钱。”

    石头却道,“不能赌钱。”

    “一分钱,对象又是你,算不上赌,你又不赌钱。”杨继西笑道。

    孙桂芳倒是赞同,几人都围过来看着他们下。

    第一盘石头没有两分钟就输了。

    在众人的目光下,石头红着脸从一数到一百。

    “再来。”

    他斗志满满道。

    第二盘石头坚持了五分钟还是输掉了,他快速数到一百五,继续下。

    一个小时后,众人看着石头结结巴巴地数着:“11442,11443,11434...”

    “等等,”一直认真听着的杨继西打住他,“11443过了后是什么?”

    石头懵了,“1、1143呃....44!”

    杨继西满意点头,一直到石头数到11500时,他才再次点头,“不错不错,你看你进步多大,刚才一千多舌头就开始打结,现在都一万多了,石头真厉害!”

    石头在今天之前,只能数到五百多,在杨继西细心地教导下,现在能一万多,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更别提围观的人了。

    杨继康自己只能一千以内的加减法,而且正确率还不高,此时看杨继西的眼神别提多亮了,“厉害啊继西!”

    他好歹读过几年书,因为不是那块料,所以才没浪费钱继续念下去,可他记得杨继西并没有念过书。

    “我也是跟着之前那位老知青学了点,”杨继西拉着老知青当挡箭牌,老知青早就没在他们生产队了,和镇上那边的生产队一姑娘结了婚,在那边安了家。

    “厉害厉害,”杨二爷爷骄傲得不得了,再看杨二奶奶和孙桂芳也是一脸骄傲。

    石头更是崇拜杨继西得很,不管是五子棋,还是数数上。

    杨继康把石头赶开,自己和杨继西来了几把。

    他还不如石头呢,几乎一分钟就输一次,看得石头在旁边着急得不得了。

    他们这边其乐融融,杨老汉那边气氛就不怎么样了。

    杨继北一走,杨继东夫妇也带着孩子回房睡觉了,昨晚上只睡了一半就被暴雨打断的,除了孩子,谁都疲惫得很。

    杨继南早就带大花回房待着了,这会儿堂屋柴火前坐着的就只有杨老婆子和杨老汉。

    “今天你不该骂继康,”杨老婆子看着面前的火轻声道,“大嫂那么多孩子,就只活下来这么一儿一女,继康和继红就是她的一对眼珠子。”

    “我也是被老三气的,”杨老汉有些心虚,“继康也不像话,他眼里有我这个三叔吗?我骂老三他冒出头来,那不就是找骂了?”

    “反正这事儿不去跟大嫂服软,这关系就僵了,咱们都住在一个大院,低头不见抬头见,”杨老婆子叹了口气,“再说石头九月就要去念书了,我还想送狗蛋去呢,两个人也有个伴儿,有石头在,我们也不用来回送了。”

    这倒是真的。

    杨老汉拿出旱烟,还没点上就咳嗽了好几声,他这一咳嗽,就像是一个信号一样,旁边的杨老婆子也咳嗽起来,接着几个房间也传来高高低低的咳嗽声。

    “.....看来让老四买药回来是对的,”杨老汉说话间还摸了摸杨老婆子的额头,就怕她和两个儿媳妇一样发烧。

    “待会儿我拿几个鸡蛋,你去找大哥大嫂说几句软话,就说当时雨大你又着急,老三来得慢了你以为他是故意的,所以才着急骂人,并没有针对继康的意思.....你记住了吗?”

    杨老婆子来回叮嘱,再把六个鸡蛋装进布兜里递给杨老汉。

    杨老汉点头,心里觉得有这么一个老伴儿为自己的兄弟关系着想,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其实杨老婆子现在不敢得罪杨大奶奶他们,就是为了狗蛋好跟着石头念书的事儿。

    但眼下她自然是“紧”着杨老汉的兄弟关系来。

    而此时杨大奶奶也正指着杨大爷爷的鼻子叮嘱着,“这次你给我记住了,不管老三他们怎么做,你都别像以前那样哥俩好啥事儿都不计较!”

    杨大爷爷跟鹌鹑似的坐在火堆边上,之前生的火因为没有加柴,所以现在只剩下一点点柴炭在灰里倔强地燃烧着自己。

    “你要是再轻易地原谅他们,”杨大奶奶看着这个自己跟了快四十年的男人,轻声道,“我就不和你过了,你和老三他们过去,你看继康和继红会不会听我的话去做。”

    那是肯定会的。

    杨大爷爷把自己缩得更小团了,不住地点着头。

    所以当杨老汉提着布兜信心满满地上门“服软”时,杨大奶奶压根不给他开门,他见大嫂不开门,就唤大哥。

    结果半晌后,堂屋门后才传来他大哥软哒哒的声音,“那什么,你回去吧,我不原谅你。”

    杨老汉一脸遭雷劈的神情,他可知道大哥向来是在乎兄弟情的,怎么今儿这么“硬气”了?

    “大哥,我今儿也是着急了,才错骂了继康,你开门,我们好好说说。”

    杨大爷爷不敢开门,又怕自己心软,干脆回房待着去了。

    于是杨老汉在堂屋门外干巴巴说了大半天,也不见人开门后,也气呼呼地回去了。

    此时杨老婆子已经回房躺下,见他气呼呼地回来,便知道事儿没成,“我就说大嫂护得和眼珠子一样,你这次没那么容易了。”

    “肯定是大嫂,”杨老汉放下鸡蛋,埋怨道。

    “要不找继康说说?”

    杨老汉闻言直接摆手,让他跟大哥服软,他都觉得不自在,再跟一个小辈说软话,这么丢面的事儿,他是如何也做不来的。

    杨继北回来时,已经快天黑了。

    他先换了衣服,再把药分给大家,沈凤仙这次倒是主动起来烧了开水,给大伙儿吃药,再做饭。

    刘香莲吃了药后,便又睡了,晚饭都没吃。

    何明秀吃了第二顿退烧药,整个人精神许多,杨继南本想把自己那份药也给她吃的,被何明秀拒绝了。

    看着大花和杨继南吃了药,何明秀才安下心来。

    老四带回来的药分两种,一种是发烧了的人吃的退烧药,一种是带预防的药。

    “花了多少钱?”

    何明秀好奇。

    “反正不便宜,不过是赊账,从大家中出,不碍事。”

    杨继南道。

    杨老婆子听了杨继北说欠下一块五的药钱时,她顿时觉得耳鸣得很,头疼得厉害,晚饭都吃不下直接睡了。

    “娘吃了药的,应该没问题。”

    杨继东道。

    “没问题肯定没问题,”杨老汉连连点头,他可不想老伴儿生病。

    而杨大奶奶晚上来杨二奶奶这串门时,又说了下午的事儿,等孙桂芳和杨继西洗漱完,杨大奶奶走后,孙桂芳坐在杨二奶奶身旁好奇道,“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二奶奶扫了一眼和杨继西下五子棋的杨二爷爷,杨二爷爷颇有些不自在道,“看我做什么?那是大哥又不是我。”

    “哼,我看你们三都差不多。”

    这话让杨二爷爷不满意了,“继西,你说我和狗蛋爷爷和石头爷爷他们一样?”

    “不一样不一样,二爷爱护妻女,人也勤劳,还不喜欢说三道四,”杨继西立马一顿夸。

    夸得杨二爷爷十分自得,瞅了眼杨二奶奶道,“听听继西对我的评价!”

    “别再夸了,尾巴都翘起来了,”杨二奶奶扑哧一笑,接着对孙桂芳说,“你们大爷这个人吧,年轻的时候只顾着干活.....”

    不管婆媳关系,也不怎么管孩子们,他只埋头干活,每天天不见亮就起来,晚上天黑了才回家。

    累是真的累,但总有心里的排行。

    父母排第一,兄弟姐妹排第二,妻子排第三,孩子们排第四。

    “公婆不在了后,他就想着兄弟们.....”

    不管杨二爷爷和杨老汉家有啥事儿需要帮忙,杨大爷爷都义不容辞,在他心里,父母已经不在,那兄弟就是自己在世间不多的亲人了。

    “分家后,我们家分的东西最少,草房也是后面请人搭建的,好在我有娘家人照看着,所以咱们家的日子渐渐起来了,也不怎么麻烦你们大爷他们。”

    “可狗蛋爷奶可不一样,但凡有点事,就会找你们大爷,而你们大爷呢,就像是狗闻见骨头香一样,人家一唤,他就跟着去了,一点不顾及自己的妻儿。”

    这话听得杨二爷爷有些不那个了,他直起身,清咳道,“什么狗闻骨头,别这么说。”

    “这可是大嫂骂他的话,”杨二奶奶丝毫不心虚,“又不是我骂的。”

    “然后呢然后呢?”

    杨继西好奇追问。

    杨二奶奶见他们都好奇,也继续道,“那时候继康的几个哥哥姐姐还在,继红也才学会爬,我记得也是下大雨,狗蛋爷半夜把你们大爷叫过去帮忙,大嫂一个人带着几个孩子在家,孩子们哭闹得厉害,还有几个病恹恹的,大嫂一边哭一边把水舀出去......”

    可就这,也唤不回杨大爷爷心里的排行榜,一直到后来几个孩子相继去世,杨大奶奶也不再管杨大爷爷的心思了,她像护狼崽一样,把杨继康和杨继红养成了。

    “所以继康和继红是知道你们大娘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他们兄妹也不喜欢狗蛋爷奶他们,就着你们大娘的话,你们大爷也知道怕,因为他自己也知道继康兄妹心里在乎的是谁。”

    他现在老了,再想搞事儿也有杨继康看着,可杨继康还听杨大奶奶的话,所以杨大奶奶说不和他过了,那杨继康肯定听杨大奶奶的话。

    孙桂芳听完后心情有些复杂,二人回房休息时 ,听着屋外不见小的雨声,孙桂芳凑到杨继西耳边道,“我从不知道大爷是这样的人,我就觉得他一心想着家和万事兴,喜欢劝爹,不想他年轻的时候那么.....”

    那么不负责。

    “如果说大爷是在乎兄弟的那种人,那二爷就是在乎妻女的,而爹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人?”

    杨继西问。

    “我觉得啊,”孙桂芳拉着他的布满茧子的大手把玩着,想了一会儿后,她才说道,“撇开别的不说,爹对娘是真的好。”

    杨继西笑了笑,“是,他很喜欢娘,对娘也很好,他是个很在乎妻子的人,孩子都是意外,只有妻子才是最爱。”

    这种人好也不好,做他的妻子是好的,可做他的孩子是倒霉的。

    想控制他们,给他们灌输只有父母才是大家长的思想,孩子就是为他们而出生的。

    “得亏你不怎么听话。”

    孙桂芳埋在他怀里道。

    “幺妹脚出事的时候,娘总是说,要不是你背着幺妹摔了,拖了那么久,幺妹就不会成残疾,我小时候很内疚,为了补偿幺妹,娘让我做什么,我就做。”

    可当幺妹被她嫌弃,被她随意地订出去时,我就很愤怒,我不但没有保护、补偿到幺妹,反而成了娘的帮凶一样,所以我带着幺妹找二娘搭伙,然后被爹娘毒打一顿。”

    杨继西的声音很平静,却听得孙桂芳眼睛都红了。

    “但是我不后悔,那次我以为我会被打死,是二娘和二爷还有康哥他们拦住了爹娘,我昏迷之前就发誓,只要我能活下来,我就不会再听他们的话。”

    可他妈的结婚后却被控制了!

    好在这辈子没有,杨继西心里骂了一句脏话,抱紧沉默的孙桂芳,“而且我后面遇见了你,你就像太阳一样,让我心心念念,我知道这个家不好,所以我原本就打算结婚后,带着你远离那个家。”

    上辈子他没做到,还害了孙桂芳一辈子,这辈子他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