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 帝后耕耘记之后耕耘时代 > 32第三十一章 腊八

32第三十一章 腊八

推荐阅读:
千千小说网 www.qqxs.me,最快更新帝后耕耘记之后耕耘时代 !

    腊月初一,皇太后突然出现在慈宁宫的请安大潮里。众人瞧着太后红光圆润、满面春风,抱着小格格爱怜痴迷,哪里有一点受过虐的样子。待到腊八那天大公主也赶了回来,虽是脸盘消瘦些,却更显精神闪烁,渐渐也就无人相信太后与皇上母子失和的那些流言蜚语了。

    老太太身体初愈,到底精力有限,见了人、用了早膳便回头去睡回笼觉了。

    慈宁宫重新修缮后,分前后两院,前殿为宫、后殿为寝。老太太留了用午膳,宁芳、阿图、金福、四贞这四个无所事事的女人便坐在慈宁宫东暖阁的热榻上唠嗑。

    这不,腊八还有几天,便都惦记着腊八粥的事。

    “说是西北那边的陕甘宁都讲究食‘素腊八’,当天只能吃粥不能食菜。”四贞在南面孤单单被姓吴的一家囚禁了十余年,那么些年只能读书打发日子,自然是四人中知道最多的。“至于西宁府那边,不吃粥而吃麦仁饭,新碾的麦仁加牛羊肉煮了,再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什么的一夜文火一起熬了,肉、麦交融成乳状,揭了盖子便异香扑鼻。”

    听的人皆半是向往半是纠结,向往的是从来没听过这样过腊八的,纠结的是那闻所未闻的用料煮出来的东西真的能下口?

    宁芳听着也怕怕的,一个不察便叫腿边躺着的团团手里握着的圆形玉牌滑落了掉在了地上。

    还好地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子,金福坐在榻外沿,宫女们都被谴了出去,她自个趿了鞋子拾了起来,重新塞回到团团手里,看团团高兴地继续舞动着粗结结的手臂,才道:“我可吃不惯那些。还是觉得宫里的腊八粥好。也不兴什么乱七八糟的用料,只用精细的米加了八宝煮了。看你是喜欢什么馅的,喜欢豆子就加云豆、绿豆、核桃、红小豆,喜欢甜味就用红枣、葡萄、桂圆、枣泥,喜欢清新就加栗子、莲子、百合,若是衷爱米味儿,还可用珍珠米、薏仁米、粘秫米、粘黄米、黑米、江米、菱角米、白米等八种米来个全米香粥,岂不各有所好、痛快无比?”

    想是极为赞同金福说的,团团立时便挥舞着两臂“呀呀”起来,引得众人笑开。

    “我们团团最喜欢吃了,我看明个儿腊八了,就用泡发了的几种软米加枣泥、糖水桂花、柿子等软糯的东西煮了粘稠的腊八粥给团团尝个鲜,她不是已经开始吃米粉、鱼粥了吗?”阿图边逗着团团边建议着。

    宁芳自然同意,他们家团团最爱吃甜甜的东西,她试过在米糊糊里加料味,团团就最喜欢加红糖、枣泥的。

    “这是团团过的第一个腊八,腊八也是佛祖的成道日,书上说,不少寺庙里会拿出干果、杂粮什么的施予。不如就以团团的名义,也施些善源,腊八那日在内城的朝阳门、外城的广渠两门设了粥棚分给那些穷苦之人,也算积了德果。”

    宁芳虽不信这些到也觉得寓意好,午膳时那么一说,老太太也赞同。

    待用过了午膳回到慈仁宫,顾问行拿了明天求见人的绿头牌来。宁芳看到福全的名字只是愣了愣,见到索菲的名字笑了。

    这个索菲可不是盏省油的灯。这么些年没名没份地等着成德一句怨言也无,入乡随俗的早晚两趟往明珠的中堂府跑,不是陪着明珠的夫人觉罗氏说话便是帮着照顾成德年幼的弟妹,中堂府里除了明珠还对她正板着脸色,哪一个不是喜欢她到心坎子里去。去年南巡,索菲还跟着宁芳的船陪着成德去了趟江南,结果也和宁芳一样珠胎暗结。这个索菲也算是异类了,长年来虽与成德在明面上痴缠内里却知礼守节,也不知她怎么想的,在南巡的路上就将成德给强了。还记得去年刚回京那回索菲进宫来说此事,宁芳嘴里一口茶便直喷了出去溅湿了索菲搭在几子上的袖面。她也是从那天知道,成德这两年一直和江南一个叫沈宛的清妓书信来往,还趁着南巡去看了那个女子。

    更令宁芳炸舌的事,索菲一从宫里回去,怀着身孕便一夜之间搬出了住了几年的宅子。第二日觉罗夫人没等到未来长媳便叫儿子去接,成德瞧着人去楼空的宅子连哭得心都有了。

    明珠的中堂府暴动了,指发了全府的人去找,寻了几天都没个音讯,有人说索菲偷了成德的种便跑了,有人说索菲爱不得成德的花心被气跑了,还有人说成德喜新厌旧得了花便弃了枣,总之是使明珠的中堂府事隔几年后再度红遍大江南北。

    纳兰家寻人寻了大半年,突的在某天就接到了索菲送来的信,说她马上就要生了,请觉罗夫人指几个产婆送去。

    中堂府再次镇动了,觉罗夫人拉儿带车浩浩荡荡成百人地往索菲躲了几个月的宅子去。

    孩子终于生了,是个儿子,只比宁芳的团团早了二十几天。

    这闹也闹了、生也生了,总该安泰了吧。

    可人家索菲不。

    人家宅里也不是不许纳兰家的人进,只是索菲就不见成德,更别谈要福哥儿认祖归宗的事。

    这下闹得更大了,多少双眼睛每天在来往两府的纳兰家人身上乐滋滋地盯着,就等着看中堂大人和儿子怎么收拾这个叛逆的女人。

    更绝的是,福哥儿百日那天,索菲不但按中国人的习俗在自己买的法园里下贴子请了明珠大人认识的所有人的夫人,还叫她们亲眼见证了福哥受天主洗礼的仪式。

    这下坐不住的不止是成德和觉罗夫人了,明珠不但隔三差五地去法园看望自己的孙子,还逢五进十地递牌子到宁芳面前苦丧。这不,昨天刚见过明珠,索菲便递牌子求见。宁芳真不知道索菲还要闹到什么时候。

    玄烨“噔噔噔”进来时,就瞧见大圆床上那一滚一趴的一小一大,大的撅着屁&股、拱着鼻、手里还摇着把羊皮面的五童嬉戏拨浪鼓,小的半翻着身子半着了地半挥动着半空中的短胳膊短腿。他立在门口看了半许,才拍了手上前将女儿抱起来:“我的小公主,今个儿都玩什么了?”自是一番女不离手的嬉戏。

    宁芳叫他们父女玩了一刻,见玄烨虽然喜笑浓浓面色却不是太好,便接了女儿在床上坐了叫他歇着。

    “没事,朕就喜欢抱着我的小公主。是不是呀,朕的小公主?团团?”

    宁芳瞧他开心,也便由他又抱了小半刻,随嘴说起四贞腊八那天的提意。玄烨也觉得以团团的名义施粥极好。古时的孩子难长成,集点福气善缘总是好的。

    抱累了,玄烨将团团放在床上,自个也躺上了床。

    宁芳又想着老太太也还病着,便觉得腊八那天应以老太太的名义在朝阳、广渠对着的阜成、广安两门再设了粥棚。

    玄烨自然应下,陪着团团又玩了会。

    等着修睫来禀膳桌摆好,宁芳去抱团团,竟发觉小三不知何时睡着了。

    将团团交给容嬷嬷带去进食,宁芳也躺下来像一组对虾一般与小三并排侧躺着。

    这几个月事多,小三心力交脆气色一直不太好,要不是他意志力强硬撑着,怕是早就病倒了。

    玄烨爱怜他,指心轻揉抚过他纠结的眉心,引得他不安地动了动,把住她抚在他脸上的手,挪了头拱到宁芳的怀里枕在她的胸口,拥着她又拱了拱,低咛了声“宁宁”,便寻了个舒服的姿势继续沉睡。

    宁芳的心都软了。这小子这二年很少这么如小时候一般躺在她怀里,总是更喜欢将她拥在怀里。若不是实在太累了,怕根本不会这么无意识地撒娇。

    一边拍抚着他的背,一边遥想些过去的时光,暖阁里的羊角灯柔和而清暖,不知因何就叫宁芳想起了那首“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手里的拍抚便更加地温柔起来。

    第二天,宁芳先见了福全。福全说的那些到令她神色晦黯,几天都有些神思恍惚。

    至于索菲,是来给福哥求个爵位的。

    “随他们家闹去吧,反正我是有子知福,什么情情&爱爱的,都是不实在的东西。我一个女人带着他,若是没个能依仗的人,异国他乡的定是受人欺负,你可不能不管。”

    索菲本就长得明艳,生产之后更是丰润动人,和灰脸土色的纳兰家人一比,立马就能分出胜负、高下来。

    “呵……你还要闹到什么时候?”

    索菲逗着团团、撅着嘴,一脸的不遂:“我可是一直安安份份的。”

    宁芳睃了她一眼:“我也问过成德了,他不过是欣赏那个沈宛的才情,并没有私情,你这醋还要吃个多久?”

    “嘁——男人的话哪里能信!我弃了身份、别了家乡、万里迢迢跟着他来,就是没个名份也是对上孝顺公婆、对下小心爱护,就是他那个小妾生的儿子我也细心养着,结果怎么?还不是背着我听那些酸儒教唆、学那些艺(妓)情怀隔着南北和另一个女人你浓我浓的!哼,什么东西,还真以为我离了他就不能过了。最好别再惹我,不然我带了孩子就回法兰西去。”

    宁芳乐呵呵地看着她发泄,根本不将她说的那些记在心上。成德那个人若是没遇到索菲可能还真是个多情公子,偏偏遇到索菲便有些英雄气短。虽然超脱不了男人的恋&妓情节,到底只是分享些佳作诗怀,并不真对那沈宛动心。

    到是这个索菲,自从知道成德与沈宛是顾贞观从中搭线的,便找上了顾府,也不骂也不闹,只是教唆着她从法兰西带来的四只法国獒犬随意大闹了顾府。那法国獒犬又大又丑,有屠夫犬之称,从小在索菲的几处大庄园里放纵着长大,自从来了大清便不得不收了性子,这一会在主子的有意纵溺下哪有不疯狂的?

    顾贞观与成德、曹贞吉号称京华三绝,又是典型的江南男子,哪里见过这么彪悍的场景,哪里还管得了零乱如劫的府邸,就此一病大半年没能下床,自此听了“索”字便抖三抖,近了纳兰家的人转身就躲。也因着顾贞观的前车之鉴,那些以前和成德称兄道弟的文人墨客二十年内不敢与成德在非官方场合勾肩搭背,更不敢在成德半径十丈内说任何的风花雪月。

    一品夫人、大学士纳兰成德的夫人就此一“纵”成名。

    宁芳大笑不止。

    索菲吓病了顾贞观之后,不但自己买了药材着人送去顾府,还从宫里和明珠府讨了大量的药材堆在法园每隔几天就送一批去顾府,叫那顾贞观刚刚有了几丝起色的神色隔三差五的便缠&绵一番。这丫,真是得罪谁也不能得罪她。

    宁芳自然不能不答应她,隔几天就叫小三下旨封了索菲的儿子福哥一个贝子的衔。有了爵位,索菲更是有持无恐,隔两天就抱着福哥到中堂府,不是见见祖母就是见见姑姑。福哥儿是混血,长得自然可爱无比,每次都是乘着轿去、拉着车回。成德想儿子都快想疯了,偏偏他一靠近福哥索菲就一个月不进中堂府,闹得喜欢孙子、一日不见孙子就想的心疼的觉罗夫人再不敢趁起放了儿、孙在一起。

    “我和他的事,你别管。他不是觉得别人好吗?那我就当个恶人了。什么时候我站在前面他知道立在我影子里我这口恶气才能出了。”

    宁芳哭笑不得,也只能由着她闹腾。到最后福哥儿六岁才认了祖宗那都是后话了。

    腊八那天的子时,不但宫里开始起火煮粥,宫外的朝阳、阜成、广渠、广安四门也同时起了粥棚开了火。待到清晨曙光一起,便是下了大雪也掩不住腊八粥米稠料足的香气。老百姓一听是太皇太后和小公主的喜头,便都来分食腊八粥。许是真材实料,四门粥棚里的粥据说比很多大家豪府煮的还好吃,一时间人流湍动、喜庆无比。

    玄烨听说了,还亲自坐了马车去看。耳听了不少喝粥人的好话,便决定明年腊八还要起棚施粥。到了第二年,不但继续施粥,还请了寺庙里的高僧、喇嘛给粥赐法。这两年一办,小公主名头的腊八节的腊八粥便出了名,不少人慕名早早半月便进京等着分粥,其中不少是大富之家、权贵之宦,都喜欢来喝“开光”的福粥。渐渐的,不但京城四门的腊八粥出了名,佛家寺庙也开始在腊八这天广施善粥,大清乐善好施之人慢慢多了起来,旦凡有点家底的都有样学样有点名头便施粥行善,到使流浪困苦人的日子好过了点。

    作者有话要说:留言在哪里?老规矩:26个字送分,多写多送那(叫卖呐喊)